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孫燕 通訊員 桑亞美
“媽媽,這里有個機器人在撿礦泉水瓶!”今天(10月29日),一位好奇的小朋友興奮地說。
“現在連撿垃圾都有機器人了,還真能把這么小的東西撿得又快又穩?!甭愤^的行人都拿起手機拍照。
近日,兩位神秘的“訪客”悄然造訪錢江新城,它們游走各個角落,帶來清潔環境的同時,也吸引了不少行人駐足觀看。
“我是201號智能視覺環衛機器人,請自覺保持環境衛生,不能亂扔垃圾哦!”機器人對圍觀的行人說。
機器人真的能代替人完成保潔工作嗎?效果怎么樣?
“它們是基于視覺學習和導航定位等技術精心打造的環衛保潔機器人‘專家’。靈巧的外觀設計,加配差速轉向輪,使它能夠靈敏地在非機動車行使場地自如穿梭,模仿環衛工人拾取垃圾、分類投放等行為。超大的電池容量保證它能夠持續工作8個小時,兩臺機器人可代替4-6個環衛工人的基本工作。智能語音系統能讓它們親切地與人進行無障礙交流,提供便捷的咨詢服務?!睓C器人研發廠家介紹。
“這個機器人還真得蠻聰明的,什么屬于可回收物,什么屬于其他垃圾分得很清楚,垃圾分類比我做得還好?!鄙习嗦飞峡吹竭@一幕的年輕人稱贊。
“垃圾分類是機器人重要工作之一。它們能夠在巡視中自主識別多種垃圾,識別精度可達到98%,涵蓋了巡檢中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大到可樂瓶,小到煙頭、餐巾紙,抓取后,它們會把垃圾準確投放在相應的標識有‘其他垃圾’或‘可回收物’字樣的筐中,每個機器人平均每天可以拾取35斤左右的垃圾。此外,機器人可以與行人無障礙交流,起到了很好的宣教作用?!苯蓞^城管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近年來,江干區嘗試使用機器人替代人工進行作業,在錢江新城江干區森林公園、市民中心一帶的部分區域展開了率先試點。
機器人是自由在路面上活動的嗎?
通過后臺系統,可以實時查看機器人當前所在位置,還可以設置它的行駛路線,讓它記錄沿途所拾取的垃圾照片和視頻。當然,也可以很方便地查閱歷史信息,為進一步是數據價值分析、挖掘等管理行為提供日常數據積累。在發生應急事件時,可以發布遠程操控指令,命令機器人執行開啟、關閉等應急操作。
對機器人參與環衛保潔,市民怎么看?
“智慧化、科技化肯定是未來的趨勢,以后各行各業可能都會有機器人來替代人工的?!?/p>
“在錢江新城這樣的地方,機器人撿垃圾很有科技感,也很時尚,提升了城市品質,應該多放幾臺?!币恍┦忻裾f。
盡管機器人的使用還無法完全替代人力,但是以杭州城市大腦建設為背景的創新探索正在逐步降低城市管理人力成本。
未來,大部分具有重復性、周期性的基礎工作都將由機器人代為執行,城市管理的人力資源將更多地致力于精細化管理工作。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復制、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